主官调遣。
不过后来这个在实际执行只是很多将军都会挑选更多老兵作为自己的亲兵,不过对于冗余的亲兵种师道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只是这些亲兵的军饷只怕要将军们自己掏腰包了。
将军之上设定临时军衔元帅和荣誉军衔大将军。
当大军出征之时临时授予统帅部队最高指挥官为元帅,战后收回军衔。
大将军为荣誉军衔,授予从军3o年以上,且战功卓着的上将军的。
不同的军衔表明了从军的年限和经历,与在军中职位并不一一对应。
军官少尉以上的军衔到下牙将军以下的军衔,三年一调整。
也就说十夫长使没有得到过任何提拔,只要是在军中呆了21年,也可授予牙将军衔,牙将以上则要按照军功晋级。
在作战这之中如果建制被打乱,按照军衔的高低重新组合作战单位,由最高军衔者临时指挥。
将军的设置是按照军功设置的,种师道对于爵位的授予非常谨慎,但是对于将军的授予还是相对大方的,特别是锦衣卫更是给出了不少将军的名额。
毕竟将军这个东西不能世袭,只是代表俸禄和亲兵数量而已。
将大将军的军衔授予了种师中,折可求则受了上将军,本来刘光世也是西军三大家之一,但是由于军功不足所以只是给了副将军的军衔。
其他如折赛花、高宠、吴麟、吴玠兄弟、林冲、鲁达、韩世忠、王定六、凌震、种家兄弟等人都是副将军。
其余朱五、岳飞、牛皋、王旗牌、杨志、吴震、阿桑奇、时迁、王三、栓子等都授予了偏将军,其余诸如折再兴、唐四五、钱良、萧让、欧阳东、李立、李二、李三将都是牙将军。
李俊由于不再军中所以没军衔。
种师道这定了这些制度的大的方向后,具体的细节就交给了张久亮等人了。
因为他接到萧让从八剌沙衮来的求救信,说种世豹等人被困在了乌兹根。
面对来自南方的预警,种师道非常重视,萧让的文书上说是塞尔柱帝国现1o出兵万把乌兹根城堡困住。
种师道对西方塞尔柱帝国并不了解,只知道他们中间有一个英雄叫阿拉丁,还有一个叫奥斯曼,这个奥斯曼的部落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