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郡王府内,郡王江阔与郡王妃各自观察后,都确认了一个让他们欣慰的事实——无论是新婚的女婿林淡,还是准女婿周维,对自家女儿那些“不寻常”的举止非但毫不介意,反而颇为欣赏。
既然小两口相处融洽,他们做父母的也就不再多问。
毕竟,夫妻间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孩子们自己欢喜,便是最好的安排。
回门礼毕,林淡便要恢复每日上衙理事的日常。
与此同时,父亲林栋也准备启程返回扬州。虽有心留下参加三子林清的婚事,但他身为四品知府,相当于后世的市长,实在不能离开辖地太久。
临行前夜,林栋将三子唤到书房,从私房中取出二百两银票,语气带着几分歉然:“清儿,按理说你的终身大事,为父本该亲自操持。只是皇命在身,不得不返。这些银子你且收着,成家立业后,总要有些体己钱才好。”
他自知二百两不算多,可他的私库本就不甚宽裕。林清自然明白父亲的难处,恭敬地接过银票,温声道:“父亲言重了。儿子既为朝廷命官,岂会不明其中道理?公务要紧,父亲不必挂怀。”
翌日清晨,林栋便启程南下。同行的还有长媳唐蔓。
虽说来京前已将幼子托付给母亲照看,但离别两三月已是极限,时日一长,她实在放心不下。况且如今二叔既已娶妻,京城府中有了新的女主人主持中馈,她也算功成身退。
更重要的是,林家已商定要暗中散布些“长子和三子不合”的风声——这出戏,需要她这个长媳配合着演下去。
临行时,唐蔓特意将江挽澜请到房中,两个妯娌执手相谈,倒比寻常姐妹还要亲厚几分。
“往后京中就有劳弟妹多操心了。”唐蔓含笑望着眼前明艳的新妇,“若是遇到难处,尽管写信到苏州来。”
江挽澜郑重应下:“多谢嫂嫂。”
而此刻的林府书房内,林淡与林清相对而坐。
“大哥那边……”林淡淡淡开口,“戏总要做得像些。”
林清会意点头:“二哥放心,我明白。”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