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淡在一旁看着这几乎与原着一模一样的开场,眉头不由得皱起。他原以为自己在请帖中已写明“康乐县主尚在孝中,恐不便待客”,贾母便不会带贾宝玉这个外男前来,没想到……看来这位老太君的心思,依旧如故。
若这宝玉依旧言行无状,只怕他日后真要想法子让黛玉少与荣国府往来了。
还不等林淡想好如何地打断这经典初见,就听宝玉又问道:“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平静地回答:“二叔为我请了西席教导,现已念到《四书》。” 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宝玉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又追问:“妹妹尊名是?”
黛玉闻言,意味不明地先看了贾宝玉一眼(似乎觉得此人初次见面就问闺名十分失礼),又转头看向一旁的二叔林淡,见他微微颔首,这才掷地有声、清晰地说道:“我尚在守孝,按礼不便对外通名。” 这话既回答了,又点明了自己在守孝的情况,暗示对方应注意分寸。
林淡听黛玉这么回答,心中顿时一松,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了。这小丫头清醒着呢!他索性放下心来,乐得在一旁看戏,他可是知道,自家这位小侄女真要怼起人来,那小嘴可是厉害得很。
宝玉似乎没听出黛玉话中的疏离之意,又顺着自己的思路问:“那妹妹表字为何?”
黛玉看了他一眼,淡淡答道:“曦儿。”
“哦?‘曦’字?却是何处出典?” 这时,旁边一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观之可亲的姑娘轻声问道,眼中带着的好奇。
贾母忙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一指给黛玉认识。
黛玉与三位姑娘互相见礼。
之后,黛玉才回答方才的问题:“‘曦’字是二叔所取。取自韩昌黎《东都遇春》诗:‘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两句。”
她说完,见贾家众人大多面露茫然,便知他们或许并不熟悉此诗,甚至可能不看重诗书,于是又主动补充解释道:“二叔说我生在春日,这首诗中这两句,晨光入牖,正好配我。”
然而,贾宝玉的注意力显然早已不在这诗文典故上了。他像是忽然想起一件顶顶重要的事,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