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虎啸洛都(4)(6 / 7)

然而止。

    于阗月久久不语。她终于明白,为何历代王朝都要设立“太乐署”??那不仅是管理音乐的机构,更是守护文明声魂的秘密中枢。从周代的“采诗官”到唐代的“梨园教坊”,再到明清的“雅乐局”,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张隐形的声网,将每一个时代最真实的情感、最深刻的记忆,以非文字的方式封存于山川大地之中。

    而现在,这张网正在复苏。

    年底,联合国“全球声音遗产保护临时委员会”召开第二次闭门会议。于阗月提交了一份名为《声权宪章草案》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任何试图系统性抹除某一族群、阶层或个体声音的行为,均构成反人类罪。”多个国家表示支持,但也遭遇强烈抵制,尤其来自某些长期实行“静默政策”的政权。

    会议期间,她再次遇见那位白发男子。这次他坐在角落,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笔记本,封面写着《中国民间哭丧调辑录》。

    “你是谁?”她终于忍不住问。

    男子抬头,微笑:“我是个录音师,走了六十多年,只为录下那些没人想听的声音??寡妇的哀嚎、饿殍的最后一口气、被拆迁户砸向推土机的瓦片声……我知道它们难听,可如果没有这些,所谓‘和谐’不过是另一种屠杀。”

    他合上本子,递给她一页纸。上面是一段五线谱,标题为《静默赋格曲》,副标题写着:“献给所有被迫沉默的人”。

    “下次见面,”他说,“我会带来真正的‘终章’。”

    数日后,于阗月返回敦煌。天空再次降下大雪,但她已不再觉得寒冷。她站在鸣沙山顶,取出一枚全新的桑皮纸,蘸着融化的雪水,写下七个新名字:那位乌克兰士兵、京都的老能剧演员、秘鲁的牧羊女、南极吹口琴的年轻人、温州洞头的渔夫、赫拉特的盲人少女,以及……斯坦因胶片中那个未露脸的向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