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一新的桃花观,如同一个刚刚穿上新衣的穷小子,外表光鲜了些,内里却依旧忐忑。
陶眠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李员外儿子喝了那碗“符水”后,病情竟然真的好转了!(多半是心理作用加上年轻人恢复力强)。李员外感激涕零,虽未大肆宣扬,但“桃花观陶仙人符水灵验”的消息,还是如同长了翅膀,在小范围内悄然传开。
起初,只是山脚下几个村落的村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些鸡蛋、粗布之类的微薄礼物,上山求个“平安符”或是问问运势。对于这些真正的穷苦人,陶眠倒没那么大压力。他依旧沿用“意念流”画符法,让石头绘制几张最基础的“驱尘符”或“安神符”(其实就是心理安慰),再煞有介事地“开光”一番,叮嘱些“心诚则灵”、“多行善事”的万金油道理,倒也打发过去了。村民们所求不多,得了符纸,心满意足地下山,反倒给桃花观增添了几分“有求必应”(虽然应得很水)的神秘色彩。
陶眠和石头也乐得如此,既能赚点日常用度(鸡蛋很好吃),又能维持低调。
然而,树欲静风不止。随着时间推移,来访者的成分开始复杂起来。
这一日,观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是个身穿锦袍、面色倨傲的年轻人,腰间佩着一柄装饰华丽的宝剑,身后跟着两个气息沉稳、眼神锐利的随从。一看便知是修真世家或者小宗门的子弟,修为……至少比陶眠这个水货强得多,估计有筑基期了!
年轻人毫不客气地推开观门,目光扫过整洁却依旧简陋的小院,最后落在正在桃树下“指导”石头画符的陶眠身上,嘴角撇了撇,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你就是那个桃花仙人?”年轻人声音带着居高临下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