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小手被陶眠牵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桃花山上走。陶眠嘴上说着“回道观”,心里却有点打鼓。他那道观,别说仙家气象了,说是山贼废弃的窝点都有人信。
“那个……石头啊,”陶眠试图给自己的破道观铺垫一下,“我们修仙之人,讲究的是清静无为,返璞归真。所以这居住条件嘛……可能稍微……简朴了那么一点点。”
石头仰起脏兮兮的小脸,眼神里依旧带着对“仙人”的敬畏和期待:“没关系的,仙人!石头能遮风挡雨就行!以前我和爹娘住的地方,下雨还会漏呢!”
陶眠:“……”很好,看来标准不高。
走到半山腰,石头已经气喘吁吁,小脸更白了。陶眠这炼气期的身板,抱着他走估计够呛,只好放慢脚步,时不时指着一株野草胡说八道:
“看,这是百年份的龙须草,沾染仙气,凡人吃了延年益寿。”
(其实就是普通狗尾巴草。)
“瞧那石头,形如蟠桃,乃是吸收日月精华的灵石胚子!”
(就是一块长得圆润点的鹅卵石。)
石头听得眼睛发亮,对陶眠的“仙人”身份更是深信不疑。
终于,在夕阳彻底沉入山峦之前,两人抵达了桃花观。
残破的篱笆墙,歪歪扭扭的木门,屋顶的茅草在晚风中凌乱。唯一能彰显点“仙家”气息的,就是观前那几株开得绚烂的桃花树,以及树上挂着的、写着“桃花观”三个模糊大字的破木牌。
“到了。”陶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