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首歌,简直就是为他此刻心境量身定做的。五十多岁穿越,二十岁皮囊,站在名利场的漩涡中心,回首来路,眺望前途,那种“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的荒谬感,“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的孤独感,以及最终“向着大海漂去”的释然与无奈……每一句歌词,都像刻在他的灵魂里。
他需要这首歌,来宣泄,来告白,来确认自己。
第二首,他选择了《给自己的歌》。这首歌里的情感浓度和自省深度,是另一种利器。“旧爱的誓言像极了一个巴掌,每当你记起一句就挨一个耳光”这样的句子,放在任何时代、任何世界,都能精准击中人心。这首歌能展现“周默”情感世界的复杂面和创作上的犀利洞察力。
第三首,他斟酌良久,最终选择了《凡人歌》。相较于前两首的私人化叙事,《凡人歌》格局更大,视角更宏观。“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这种对普罗大众生存状态的慨叹与共情,具有更广泛的感染力,也能将“周默”的音乐提升到关注人本、具有普世价值的高度。
选定了目标,剩下的就是“搬运”和“转化”。杰克要做的,不是简单复刻,而是根据蓝星的音乐审美和语言习惯,进行微调,并思考如何用这具二十岁的嗓子,唱出那份岁月的厚重。
他反复聆听记忆中的原唱,揣摩李宗盛那略带沙哑、充满叙事感的唱腔,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更适合“周默”声线的表达。他试着哼唱,调整气息,寻找那种“说故事”的感觉,而不是一味追求技巧。
七天时间,在近乎闭关的状态下飞逝而过。
第八天早晨,杰克推开公寓门,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眼中有血丝,但整个人的精气神却异常凝聚,仿佛一把经过千锤百炼、即将出鞘的利剑。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