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智取豪夺(2 / 4)

敕乐歌 翎易新 1476 字 1天前

!老夫管教无方,犬子竟闯下如此大祸,实在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恰在此时,李儋与蓝磐也“恰好”赶到,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与“久仰大名”之后,郑隆急忙将奉明太公所言低声告知二人。

三人凑在一处,飞快地以眼神和极低的声音交换了意见。

形势比人强,青阳道的名头足以压垮他们任何侥幸心理。很快,三人脸上堆满笑容,齐齐转向奉明太公。

郑隆更是将姿态放得极低,连连赔罪:“误会!全是天大的误会!都怪我那不成器的逆子!奉明道长放心,人这就放!立刻放!”

既然决定交好,他当即不再犹豫,立刻吩咐下去:“快去暗牢!将那位……那位青阳道的道友请出来,务必礼遇!”

蓝磐此时笑着开口,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暗示:“奉明道长,此事既是一场误会,解开便好。至于那暗牢之地……”他话语未尽,意思却很明显。

奉明太公自然明白,淡然道:“蓝家主放心,今日老夫只为寻人,其他一概不知,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他并不想节外生枝,去捅那个马蜂窝。

李儋则更关心雍王的态度,试探着问:“那雍王殿下那边……”

奉明太公神色不变,指尖在袖中轻轻拂过那卷锦帛,淡然道:“雍王殿下心怀边关大局,只望各方能相安无事,共御外侮。至于些许微末小节,”他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三人,“殿下日理万机,想必也无暇过多深究。只要不损及天堑关防务,不触犯大宋律法根基,些许旧例,存在便也存在了。”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雍王知晓此事且持有默许(或至少是暂时不予追究)的态度,借势压人;又暗示了雍王的底线——天堑关防务和大宋律法根基不可动摇。

同时,“些许旧例,存在便也存在了”一句,更是给了三大家族一个台阶,表明只要不过分,不闹到明面上,暗牢这类“旧例”并非不能暂时容忍。

三人都是人精,立刻听懂了话中深意。

郑隆连忙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天堑关安危乃头等大事,我等岂敢怠慢?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雍王殿下,守好南疆门户!”

蓝磐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