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我帮您推荐到《中国书法》(5 / 8)

;  他现在迫不及待想实践脑海中得到拓展的思路,嫌弃研墨时间慢。

    等贺姐把笔墨纸砚拿来,他快速倒了一些墨汁,铺开纸,提笔蘸墨,直接书写——永和九年。

    边写边道:“就以‘永和九年’这四个字为示例,我的书法风格,受诸多古今书法家的影响,但其中影响最大的,王羲之自然是其中之一,循书法风格演化脉络,究其师承,先后应该是蔡邕到蔡文姬,蔡文姬到钟繇,钟繇到卫夫人,卫夫人到王羲之,最后就是我。”

    “那么,如果是蔡邕来写‘永和九年’这四个字,应该是这样。”

    李石提笔,稍微沉思两秒钟,先在宣纸最上端,写下骨气洞达的四字隶书——永和九年。

    “接下来是蔡文姬,她来写,应该是这样。”

    又沉思了三五秒钟,再次提笔,在下方继续用草书,写下法度严谨,却又俊逸洒脱的“永和九年”。

    “你们注意看,虽然是不同的书体,但基础笔画上的技法,是有传承的,比如‘永’字上这一点……”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老太太吴秀林,因为她知道李石前面讲的就是书风演化,所以一下子明白了李石在做什么——他这是要循着师承,用每一位书家的风格来写“永和九年”这四个字啊!

    这……

    一时间,她有点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瞠目结舌地看着。

    “接下来是钟繇,这位正书之祖,应该会这么写。”

    “再接下来是卫夫人……然后王羲之了,这位的字大家都很熟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