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相遇(2 / 6)

川和指导员李虎豹了。

    这两个人一个吹笛儿,一个捏眼儿,一个声泪俱下的控诉小鬼子的兽行,一个宣传八路军独立营打鬼子就象砍瓜切菜一样。配合默契得简直象北平天桥练摊儿的相声演员。

    特别是遇到人高马大、身强体壮的小伙子,赵秀川和李虎豹两个就两眼放光,似乎看到了这壮实小伙子一个人就能扛门步兵炮一样,那是反复动员,死缠硬打,非要动员小伙子扛枪打鬼子!

    本来,赵秀川和李虎豹两个还想照搬独立营在白家沟和小山村招兵的办法,凡是参加八路军的给发一袋大米或者白面,但没有得到营长批准。原因是在那些小山村招兵给粮食,是因为那里的乡亲们面临着被小鬼子烧村毁家的困境,不给点粮食、钱,抗属就没法生存。寿阳县城和周边地区的情况不一样,要比那些小山村富裕一点,参照在盂县县城招兵的办法办理。

    萧四明说的是,当八路打鬼子无上光荣,靠的是自觉自愿,靠的是宣传发动,不能搞物质刺激。那样的话,会把扩军的经念歪的!

    萧四明还举例说,红军时期,扩红全都是动员发动,没有搞过一点物质奖励的,最多也就是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干革命哪有搞物质刺激的么!

    到最后赵秀川和李虎豹把他们两个的津贴钱都拿出来了,硬塞给那些身体素质好、有文化基础、想当八路军又舍不下家里老人的小伙子!

    只要被他们两个瞄住的小伙子,想不当八路军都不行!

    没办法,炮兵队现在太缺人了。缴获了太原机场鬼子防空大队一个大队的装备,那是八门高平两用炮、四门速射炮、六挺高平两用机枪,以炮兵队那点人马,根本就拉不开栓。这不,动用七门高平两用炮参加三个战斗营和袁刚率领的临时编组的战斗分队的战斗,就把炮兵队的战士基本拉光了,剩下的那门高平两用炮、四门速射炮、六挺高平两用机枪,只能让驮马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