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在故纸堆里的文字。但今天,顾彻导演,他让历史活了过来。】
【当约翰用一种无比怀念的语气,描述他如何坐在田埂上,看着那个潦倒的荷兰男人,用画笔搅动着漫天的星辰时……我哭了。我脑子里浮现的,就是梵高的《星空》。那一刻,约翰不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就是历史的见证者。】
【当他说,他曾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讨论生命的轮回,并告诉他“轮回的终点就是消亡”时,我整个人都傻了。这是一个多么浪漫,又多么残酷的哲学命题!我从未想过,能在一场电影里,亲耳‘听’到这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对话!】
【感谢顾彻导演,他让我明白,历史不是一行行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过爱恨情仇的“约翰”。】
这篇长评,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迅速在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巨大共鸣。
而另一边,一个程序员大哥的评论,则引爆了科幻迷的圈子。
【硬科幻!这他妈才叫硬科幻!谁说硬科幻就必须是飞船大炮,星际穿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告诉你,最硬的科幻,是思想的逻辑!】
【整个故事就是一个精妙的“逻辑炸弹”!它探讨的不是物理层面的东西,而是时间,是生命,是文明本身!它的格局,大到爆炸!】
【当男主角被心理医生逼到绝境,他没有掏出激光枪,也没有召唤外星人,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心理医生,问出了那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活了一万四千年,他会对你们这些必死的凡人,抱有什么样的感情?”】
【卧槽!就是这个问题!直接把我干懵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啊兄弟们!】
这些长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细节极其丰富,充满了只有真实观影后才能体会到的震撼感。
它们不像水军通稿那样,只会干瘪地夸赞“好看”“牛逼”“特效炸裂”。
它们就像决堤的洪水,每一个字,都在向外倾泻着作者那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的世界观,和被震撼到无以复加的激动情绪!
这种强大的感染力,是任何营销手段都无法比拟的!
越来越多的路人网友被这些真实的情感所打动。
“我靠,被你们说得我心痒痒!真的有这么神吗?”
“妈的,不管了!明天翘班!老子也要去看看这个能掀人天灵盖的电影到底长啥样!”
“有没有帝都的兄弟?星火院线走起!组团的有没有?”
舆论彻底反转!
那些最早看完电影,并被打下“自来水”钢印的观众们,自发地在微博,豆瓣,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