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有情绪和有情绪问题应当是两回事吧?上班时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个时候想着不上班会不会好一些,好不容易明白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也是对家人的一种负责”
,如今知晓不上班她也很容易产生情绪,更担心这种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要做父母,就得在产生情绪时把自己的情绪打入冷宫,问题解决后再释放出来独自安抚自己吗?她也是在坐月子期间才知道,原来别人也是有情绪的,只是多数情况在默默消化不会表现出来。
她的母爱又短暂罢工了,孩子哭闹且她不会哄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因为几次的崩溃情绪,她更加坚定了自己没法在家带娃一定要上班有事做的心思。
她很害怕和老公的距离越来越远,仅仅看书也没有强烈的自觉性和目标将其作为事业,还是需要一定的外驱力的。
小时候希望妈妈不上班陪伴自己多一些,没想到长到如今,还会有希望老公多陪伴自己一些的念头。
念头本身并没有错,但如今的她理解了在她小时候妈妈要赚钱才能供她和哥哥读书,类似地,她不能也不会以想要陪伴为理由阻挡老公的努力和斗志。
不然,这会成为她一辈子的自责与双方一辈子的遗憾。
至于陪伴,她劝自己,日子还长,不争朝夕。
况且,人生只能努力,哪里是动一动念头就能轻易得到一切呢?不管是当下的状态还是更好的职位和待遇,都有好处。
前者有陪伴,后者有更好的生活。
将重点从失去什么调整成获得什么,人才会积极一点,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她已经很幸福了,但好像还是没能避免产后激素的作用。
人生没有那么多新鲜的事,而是“一切不过如此”
,以前总觉得自己和父母不同、能比父母做得更好,如今却觉得能够做到父母的程度实属不易,竟然有些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为什么要与人争输赢呢?该争时不争,不该争时又暗自较劲。
或许这也是人性吧,需要与人性中的太多面对抗,比如努力提醒自己双赢,而不是到处树立假想敌。
和妈妈聊到,十年左右的时光家里都需要和一位长辈同住。
她不敢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