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的未来(1 / 2)

迷茫多于焦虑,她只是不愿主动退出“战场“,否则仿佛辜负了自己曾经像个“斗战士“一样非要坚定地选择这条路。

如何宣告自己不适合或者不行呢?不再有机会。

是的,如果她现在已经三十三四,濒临考公的截止年纪了,她一定会毅然决然地辞职,再去全身心地试一次。

因为她不会一年又一年地考,给自己的也就那么一次机会一年时间了。

所以她当下给出的答案是,先在当下的公司继续做着,同时关注家附近的老师招聘机会需要哪些条件。

小成本的试错和试探只需要额外考个教资、参加几场面试,她接受不了在家备考。

上班或者工作,才能挣来钱和尊严。

比起在家做家务,目前还是上班更理直气壮和能接受一些。

如果工资全部给了保姆,班也要继续上吗?大抵是要的。

她对未来的焦虑是因为没有足够稳定的工作,能保证她不失业。

即使费劲力气考上公或者事业单位,也没法保证,她依然没有安全感,或者这是减小风险的一种方式,但解除不了她内心的危机感。

人终归是要不断学习的,没有一劳永逸。

接受了这个设定,或许能放弃一些幻想和对阻碍的担忧。

她的性格,很胆小,也有太多害怕,眼神里总是充满慌张,而非坚定的自信,跟人说话都战战兢兢。

可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乖巧呀,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点了?所以又哪里有自信推销自己呢。

而找工作的本质就是推销自己,她曾经所向往的知识付费类产品也是需要推销自己及产品的,这个能力不经锻炼能天然有吗?就像老公第一次提到她不工作在家照顾孩子一样震撼,当她感受到老公的向上、而她得过且过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与老公的差距会越来越远,有些害怕,就像曾经害怕被抛弃那种感觉一样。

她曾想过,自己是别人的拖累。

要不是老公每次的包容,以及她动不动就哭闹来“道德绑架威胁“人,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也不敢想象。

最初喜欢老公的一点,就是他在国企内,相对可以顾家多一点,她一直以为自己不物质,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