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和纠结(1 / 2)

仿佛明白了缺少自己的观点的原因,因为自己的观点需要判别哪个想法更宜实施,或者需要评价哪个更好。

但她向来不喜欢做评价,尤其是负向评价。

总会纠结各式各样的小事,但其实纠结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最近生的一件小事:之前每天会在读书分享群里分享每天早上的晨会笔记,近来不知是分享的内容与自己共鸣的点较少的缘故还是许多理念已然听过的原因,记的笔记让自己很不满意,尤其是与另一位常分享的小伙伴相比。

因而就不再想分享笔记了,但停下来总有些奇怪的感觉。

这件事的初心是为了获得一些书单,事实上在获取书单的过程中老师的观点让她很有收获。

也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才将笔记分享在群里,每天都会获得小伙伴的认可和称赞。

这像一个正向反馈一样激励着她坚持下去。

所以其实害怕的是她的笔记并没有为大家创造什么价值,因而觉得没有分享的必要了。

她有些责怪自己,既不能畅所欲言像别人一样跟老师互动,又不能通过笔记为大家创造价值,不知还有什么用处。

但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想,自己有收获就很棒了呢!

这个事情,最初就是为自己寻觅力量的。

如果能帮助到别人,是顺带的事,帮助不到也不能责怪自己呀。

因为害怕帮助不到别人而不分享了,万一有能帮到的呢?

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事,都会有不同的状态。

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如何对待亲近的人,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学问。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有时爱,有时不爱,有时爱得多,有时爱得少”

才是常态,“改变没法在逼迫下产生,只能通过爱和引导来产生”

深以为然,仿佛将其信奉为人生信条。

每个人的内心或许都有评判的声音,大多时候是在批评自己还是肯定自己仿佛决定了一个人的自尊体系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的。

以前总觉得不出现在朋友圈的那种神秘是吸引她的,又或者在心内太在意那些人。

如今,自己也成神秘人了,不知有多少人会记起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忧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