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的发黑的墙壁。
在和男主人张建生聊天时才知道原来张建生夫妻是来自上饶市的上山下乡知青,和他们一起来的知青都返回各自的城市,只有他们夫妻俩留在这里。原先他们夫妻俩在村子里教书,没想到教室在前几年倒塌,而村里因为穷再没新建学校,大人们更是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苦发愁,抱着“读书绝对填不饱肚子”的想法再不许小孩念书,而他们夫妻俩则是以前为村里小孩读书贴进所有家当,只有回家教小芹认字。
“再累不能累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啊!”当三十多岁满手布满老茧的张建生抱头痛不欲生地呐喊时,陈浩真正地被震撼!
三十来岁的汉子泪流满地哭诉,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下一代在向老天哭诉,他心里的苦何止是黄连这般亵物所能形容。
陈浩也不是没经历过苦,但那种苦比起他们来就算是福。直到此刻,陈浩才知道恩师对他的期望之高,更懂得恩师的一片苦心,他是让社会来告诉陈浩某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他亲身去体会、亲身去感受社会的现状。让他深深体会特殊时期中的内斗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损失,更让他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不是空口一句话敷衍了事,而是要深知民众之苦,做民众之想的事才算是个好官。
当晚,陈浩吃着贤惠的女主人魏红霞借来的一颗鸡蛋食难下咽,更感觉这是他两世为人最好吃的一顿饭,尽管这点鸡蛋最后全落入小芹的肚中。
和陈浩谈了一夜的张建生醒来发现陈浩已离去,桌子上放着五百元钱,不多,但这是他现在所有的家当,他知道这对夫妻会怎么花这笔钱。
已明悟恩师期望的陈浩在稀少人烟的村落间不停迁徙,见过多少大漠孤烟直的壮观他已记不清楚,但看到多少人间悲惨他牢牢记在心里,更记在背包里的本子上。
在这段时间里,他翻山越岭甚至跨过横亘在路上荒无人烟的沙漠,吃过多少苦挨过多少饿已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他像哲人般地跨越自己的**,更是在挑战自我。
当陈浩跨上返乡的路程时,他已在外面漂泊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当他经过一个村庄时,听到小孩子们的欢笑声,这让半个月只有大山陪伴的他感觉格外亲切,不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