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涵养(2 / 3)

冒奇险为之办事呢?

就因为这是人情社会嘛,人情是一条纽带,也是一张大网,再小的小老百姓都有三亲六戚,都有七大姑八大姨,都有他姥爷的二舅的堂孙子的老婆的大伯的侄女的老公有可能正好就是你需要结交的关键人物,办事是甘冒奇险,不办事,哼,搞不好今后都不需要再办事了。

这虽然是个负面的例子,不值得提倡,但不妨碍咱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穷富人家之间,是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的,组成这个社会的无数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反之,若是没有这条联系所有人的纽带,无数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也必然是割裂的,分裂的,甚至是局部坍塌的,形不成一个整体,那种社会氛围之下,谁认识你是张三?谁了解你这李四?王五?王八来了也得在院墙外面乖乖站好,所谓风进得雨进得国王进不得,稍稍乱动一下,马上就请你吃花生米。

要办事走程序去,这绝对正确,可如果程序走得顺当,谁特么高兴到处托人送礼,是得了什么大病不成?

能看穿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再艰再难也应该是在正规程序上面想办法改善落难之人的处境,而不是极力宣扬人情社会的弊端,以图斩断这条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有这条纽带存在,固然有其负面的延伸效应,但负面现象产生的根源从来都与人情无关,是正规程序出现了问题,人们不得已才动用了人情社会这条纽带,以至于到了最后,实在都有点分不清谁是因,谁是果。

即便以上都是人情社会的锅吧,可正面作用呢?那简直不可估量。

气氛既然已经烘托到这里了,那就再举个正面的例子,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大灾大难就伴随人类始终,大灾大难面前,在人情社会的氛围之下,既不需任何精神动员,更不需任何物质刺激,社会中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团体,每一个家庭,直至每一个人,都会被这条无形的纽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灾难攻击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部分人,就会自动被等同视之为攻击社会整体之中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

至此,人类社会还有迈不过去的坎?趟不过去的河吗?只要困难的阻挡力量不超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