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论功行赏(1 / 10)

    襄阳城头的硝烟散尽已有月余,和煦的春风拂过修复一新的垛口,带着汉江湿润的气息,也带来了江南草长莺飞的讯息。这座饱经战火的雄城,正从累累伤痕中缓缓复苏,街头巷尾虽仍可见残垣断壁,却已处处透着劫后余生的生机——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穿街而过,修补屋顶的工匠吆喝着接过递来的瓦刀,就连城根下晒太阳的老丈,脸上也多了几分安稳的笑意。

    而此刻唯有孟之继站在樊城城头,望着汉江粼粼波光,心中波澜未平。原因无他,正是朝堂上的朝堂论赏风波事件。

    现今的这份安稳,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当襄阳收复的捷报快马送入临安皇城时,整个大宋的心脏都为之一振。自蒙军南下以来,朝廷久困于丧师失地的阴霾,此刻终于有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怎能不让君臣百姓为之欢欣?如今,尘埃渐定,论功行赏的议题,便顺理成章地摆上了朝堂。

    此时的临安皇城,紫宸殿内气氛肃穆。殿中梁柱巍峨,丹陛之上,宋理宗赵昀身着赭黄龙袍,面容尚带着几分亲政初期的锐气。他俯视着阶下群臣,目光扫过左侧为首的那位大臣时,微微停顿了片刻。

    此人正是如今的右丞相兼枢密使,原襄阳太守史嵩之。

    自襄阳任职期间积极主动资助大军联蒙灭金后,史嵩之因“调度有方”(至少在他自己和部分文臣的叙述中是如此),加之原本就有的根基,被擢升此职,更兼都督两淮、四川、京湖军马,权势之重,一时无两。他今日穿着一身紫色官袍,腰束玉带,面容清癯,颔下三缕短须修剪得整整齐齐,只是那双狭长的眼睛里,总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审视意味。

    此刻,史嵩之正手持一份奏折,语调平稳地说着,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陛下,襄阳虽复,然国库空虚,百姓凋敝,当以休养生息为要。所谓论功行赏,固是激励将士之举,但若过滥,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