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而起,怒吼道:“苏护这逆贼,竟敢背叛朕!朕定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就在帝辛准备亲自率军出征,镇压苏护之时,申公豹得知了此事。申公豹深知,此时商朝内部本就不稳定,若再与冀州发生大规模战争,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影响封神大计。于是,申公豹赶忙进宫,劝说帝辛。
申公豹对帝辛说道:“陛下息怒。如今商朝内忧外患,若陛下亲自出征,恐朝中无人主持大局。况且冀州苏护兵力不弱,若贸然进攻,恐会两败俱伤。不如派其他诸侯出兵,消耗苏护的实力。”
帝辛听了申公豹的话,觉得有些道理,便问道:“依国师之见,派谁出兵为好?” 申公豹思索片刻,说道:“西伯侯姬昌素有贤名,且兵力雄厚。可派他出兵,与苏护大军交战,如此既能消耗两大伯侯的军事实力,又能让陛下坐收渔利。”
帝辛点头称是,当即下旨,令西伯侯姬昌出兵攻打苏护。姬昌接到旨意后,心中明白帝辛的意图,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姬昌深知,此时商朝气数已尽,天下大乱将至,他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此次出兵,对他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姬昌领命后,率领大军来到冀州附近,与苏护的大军对峙。苏护见姬昌前来,心中警惕,他深知姬昌的威名,不敢掉以轻心。然而,姬昌却并没有立刻下令进攻,而是单人独骑,来到苏护阵前。
苏护见状,也策马而出,怒视姬昌道:“姬昌,你我同为诸侯,你为何要助纣为虐,帮那昏君来攻打我?” 姬昌微微一笑,说道:“苏侯,你误会了。我此次前来,并非为了帮帝辛,而是有话想与苏侯说。”
苏护冷哼一声:“有话快说!” 姬昌神色庄重地说道:
“苏侯,如今商朝气数已尽,帝辛昏庸无道,听信谗言,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你我身为诸侯,本应为民请命,奈何帝辛不听忠言。但此时若贸然起兵,只会让更多百姓生灵涂炭。苏侯,你难道忍心看到冀州的百姓因你我的战争而受苦吗?”
苏护听了姬昌的话,心中一动。他本就不愿看到百姓受苦,只是为了给女儿报仇,才起兵反商。
姬昌继续说道:“苏侯,不如我们暂且放下恩怨,一同返回朝歌,面见帝辛,揭露苏妲己的真面目,让帝辛醒悟,或许还能挽救商朝的局势,也能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
苏护沉思良久,觉得姬昌所言有理。他望着自己的大军,又看了看周围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最终,苏护长叹一声,说道:“好,姬昌,我信你一次。我愿束手就擒,和你一同返回商朝都城朝歌。”
于是,苏护下令大军放下武器,跟随姬昌一同返回朝歌。这一消息传开,各方势力都为之震动。阐教原本想借苏护反商,引发商朝内乱,没想到姬昌竟说服了苏护,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而申公豹则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希望通过此举,能暂时稳定商朝的局势,为封神之事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然而,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并未就此平息,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
苏护和姬昌一同返回朝歌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歌城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商朝的大臣们听闻此事,纷纷议论纷纷,不知这二人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而百姓们则对苏护和姬昌的归来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能给商朝带来一丝转机。
申公豹得知苏护和姬昌归来后,立刻进宫面见帝辛。他对帝辛说道:“陛下,苏护和姬昌已返回朝歌。苏护愿束手就擒,想必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姬昌此次劝说苏护归降,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帝辛听后,心中虽对苏护起兵反商之事仍有不满,但见苏护已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