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球馆的新闻布厅里,镁光灯连成一片光海。
苏伟刚坐下,面前的麦克风就被记者们的问题淹没。
“苏指导,末节鹈鹕追分那么凶,为什么坚持让约基奇留在场上?”
《丹佛邮报》的记者率先问。
苏伟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拧开又放下,嘴角带着笑意:“季后赛不是常规赛,得让球员在高压下找感觉。
约基奇今天的传球视野还在,那5次助攻里有3次是能直接打穿防线的。
投篮不准是暂时的,但面对反扑时的心态,得现在就练。”
tnt的记者紧跟着追问:“戴维斯今天砍下32分,尤其第二节在约基奇面前予取予求,这会影响下一场的防守策略吗?”
“当然会调整。”
苏伟身体微微前倾,“字母哥对位他效果不错,下一场会让他们更多直接对话,加索尔的协防会更有针对性。
但戴维斯的天赋摆在那,你不可能完全锁死他,只能让他打得更艰难。”
角落里,《新奥尔良时报》的记者站起来:“鹈鹕末节追到只差2分,您当时在场边有没有慌?”
这个问题让布厅里笑起来。
苏伟摇摇头:“慌倒不至于。
我们的主力回来后,很快就稳住了节奏。
季后赛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很正常——关键是最后那口气得顶住,今天我们做到了。”
有记者把话题转向约基奇的低迷:“16投3中,这是他本赛季最糟糕的表现之一,您觉得他能调整过来吗?”
“我一点都不担心。”
苏伟的语气斩钉截铁,“他是那种能从失误里学东西的球员。
你们可以去看看他赛后加练的投篮,那股劲在,下一场肯定不一样。
对他来说,节奏比得分重要,信心比数据值钱。”
最后一个问题来自espn:“赢下战,是不是意味着这轮系列赛的基调已经定下了?”
苏伟拿起外套站起身,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季后赛没有‘基调’这一说。
鹈鹕今天展现了他们的韧性,隆多的控场和戴维斯的冲击力,下一场只会更凶。
我们能做的,就是一场场拼——毕竟,通往总决赛的路,从来没有捷径。”
说完,他朝记者们点头致意,转身走出布厅。
走廊尽头,约基奇正抱着篮球往训练馆走,两人对视一眼,苏伟比了个“继续练”
的手势,约基奇用力点了点头。
新闻布厅的喧嚣被关在身后,而属于季后赛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苏伟在球员通道拦住刚从理疗室出来的约基奇,拍了拍他的胳膊:“跟我来。”
两人走进战术分析室时,视频分析师已经把电脑屏幕调到了比赛录像界面,暂停在约基奇最后一次失误的画面。
“从第一节开始看,”
苏伟拉过椅子坐下,指着屏幕,“你看这次挡拆后的传球,角度太正,被断是必然的——对方的协防路线你早该预判到。”
约基奇闷声坐下,盯着屏幕里自己略显急躁的动作,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
分析师按下播放键,画面里的攻防不断切换,苏伟的声音冷静而清晰:“这球你选择强攻没问题,但脚步没扎稳,被帽是因为核心力量没顶上去。
还有第三节那个转身,明明可以分给底角的空位,你非要顶着两个人上……”
约基奇偶尔插一句:“当时觉得能上进……”
“觉得?季后赛里没有‘觉得’,”
苏伟打断他,指着屏幕上的时间轴,“看这里,对方中锋的回防度比常规赛快o3秒,你的节奏得跟着调。
再看数据,他们今天针对你布置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