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年的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赵氏不可能不知道,偏生这妇人狗眼看人低,当着公府众人的面,刻意让她下不来台。
“赵姐姐还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吴家雅茹,永安伯是我胞兄。”
雅娘子语调依旧温柔,这副轻声细语的模样,赵氏看着都觉得腻歪——
她想起了柳寻烟。
赵氏敷衍的应和几声,抬脚走到二夫人身边,道了声恭喜。
二夫人强忍住想叹气的冲动,以手掩唇,低声抱怨:
“大哥不知是怎么想的,婚事尚未定下,就将这位请回府,万一传扬出去,公府的颜面、罢了,公府哪还有颜面在。”
二夫人思索片刻,改了口。
赵氏握住她的手,劝道:“清宁出嫁,是难得的好日子,千万可别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动气。”
“我倒是想得开,倒是母亲气病了,一直卧床将养,无论如何都起不来身。”
以往秦国公把虚名看得比什么都重,还特地经营出孝子的名声。
可惜假的就是假的,平日里相安无事还好,一旦起了争执,一旦有了利益冲突,他的本性便会彻底暴露出来,藏也藏不住。
那日甚至还把老夫人的拐杖扔出马车。
二夫人听说后,整个人都惊呆了,此等不敬不孝之举,若被御史得知,定要参秦国公一本。
好在他运道好,此事没有传扬开来。
“老夫人为公府操劳了一辈子,临到老,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