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早朝,新科状元进殿殿试,虞珺卿高坐在皇位上。
而走进殿堂的正是梅磬。
梅磬对虞珺卿下跪行礼磕头,朗声如玉,“微臣,新科状元梅磬,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虞珺卿声音平缓,“免礼平身!”
“谢陛下!”梅磬应声站起身,腰身笔直,不卑不亢。
虞珺卿瞥了梅磬一眼,“原来这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当真是一表人才。”虞珺卿不解问道:“既然你能考中状元,想必文采斐然。那朕,就来考考你。朕问你,何为治国之道?”
梅磬行了一礼,开口说道:“治国之道,存乎精微而弗失其宏。昔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盖言治邦者当谨小慎微,毋得粗疏焉。夫邦国之广袤,犹浩渺沧海,黎庶为基,食货乃本。君当爱民如赤子,恤其饥寒,体其劳瘁,如此则民心归附,邦本永固。虽天下晏然,不可弛武备。武备者,国之干城也,有备则无患,可御外侮,可靖内忧。德有大小之分,大德者,怀仁济义,泽被苍生;小德者,谨身节用,独善其身。大德胜小德,小德胜无德。是以治国者当修大德,以德化民,使民向善。且夫国以法为绳墨,以礼为权衡。当以法治国,使令行禁止;以德服人,使心悦诚服。法德并行,相辅相成,斯乃治国之良策也。”
虞珺卿微微颔首,“不错,那朕再问你,你觉得朕治理下的虞国如何?”
梅磬虽然在感情上没有责任心,但他入朝为官,却想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自虞珺卿上位后,派人在民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在他的治理下,百姓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梅磬直言谏见道:“陛下,治国之要,首在恤民,裕民强兵。裕民为基,其要惟俭。凤昭长公主之功,固当代蒙泽,千秋仰德,然真奉于心,非在构庙营寺。庙固可筑,数座足矣,彰公主之勋可也。今大兴土木以营公主之寺,劳民伤财,致黔首困厄,生计维艰。陛下修庙之举,宜适可而止。为君之道,当以苍生为念,得民心者方得天下也。”
梅磬语毕时,大殿的群臣全都倒吸一口凉气,凤昭长公主是虞珺卿的逆鳞,梅磬敢这么大言不惭的让虞珺卿停止修庙建寺,众人都为梅磬捏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