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巳城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重建工作已然在悲伤与坚韧中展开。
残垣断壁间,幸存者们默默收敛同伴的尸骨,清理着焦黑的土地,眼中除了悲痛,更多了一份劫后余生的坚定。
现实世界,闽江口指挥部。
闫慧的身体在精心治疗下逐渐恢复,但龙婆的牺牲和雷豹等人的壮烈,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通道虽然稳固,但付出的代价太过惨痛。
她深知,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两个世界的交流与理解,需要更稳定、更系统的平台。
这一日,赵启明将军与几位核心参谋,以及刚刚恢复些许元气的闫慧,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全息屏幕上,展示着一个位于闽浙交界处、灵秀山脉之中的选址方案。
“此地山势环抱,藏风聚气,地脉能量平和而充盈,且历史上曾是百越与中原文化交融之地,符合你提出的‘多元融合’理念。”
一位地理顾问介绍道。
闫慧凝视着那片郁郁葱葱的山林,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蓝图。
她轻声道:“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建筑本身也应是文明的体现。
我建议,借鉴百越干栏式建筑的风格,依山就势,与自然融为一体。
建筑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聚灵阵与静心阵。”
她的提议得到了顾怀远教授的大力支持:“妙极!
干栏式建筑‘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上古先民的智慧不谋而合,既能有效利用地脉,其独特的结构本身也暗合某些古老阵法的原理!”
方案迅敲定。
在da最高权限和洪荒巳城残存力量的远程协助下,一座风格独特的学院开始在这片灵山秀水间拔地而起。
楼阁以粗大的木柱撑起,底层架空,通风防潮,上层居住、讲学,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或青瓦,与周围的山林云雾浑然天成。
廊桥连接各处建筑,蜿蜒曲折,移步换景。
闫慧亲自为学院题名——明晦学堂。
取“晦明镜”
厘定阴阳、照彻梦实之意,亦寓示着文明之光将在明晦交织中传承不息,探索已知与未知的边界。
学堂建立的初衷,并非仅仅培养战斗人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