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星河系?(1 / 6)

第456章 星河系

用市场来换取技术,这一方式华夏人几乎都毫不陌生。

早在十几年前,我们便意识到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仅靠传统的技术积累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赶超其他国家的。

于是华夏便将目光聚焦在了利用市场和人工成本优势,快速吸纳全球领先技术上。

正是凭借着勤劳与耐心,华夏在各行各业中,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并创新,最终实现了技术上的弯道超车,迅速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高铁,而在影视产业中,星河集团无疑也是这类“换技术”战略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在影视制作技术,尤其是特效技术的发展上,星河集团的成功不容忽视。

过去一、两年里,随着当初王皓对领导所说的建议生效,国家也终于是开始面向外界逐步开放内地的娱乐产业市场,解除了不少限制。

而这其中首先受益的,就是星河集团的【东方星河影都】。

毕竟好莱坞的大片,可不是哪里都能拍摄制作的,像是国内的横店、象山这些地方,也就承接一些低端落后产能,拍拍普通的国产偶像剧、历史剧,真要有高端的好莱坞大制作,还得看【东方星河影都】。

也只有在这里,凭借着低廉的人力成本、专业的技术人员、精细化的管理优势,以及日益扩大的华夏影视产业市场,才能成功吸引好莱坞及日、韩等其他国家的影视项目来到此地。

可不要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即便是王皓前世那座万达建立的【东方影都】,虽然面积和硬件条件与【星河影都】相差不大,但因为难以从海外拉来影视项目,最终不得不调整战略方向,由面向外界转为扶持国产电影工业化。

有王皓的【星河影都】能挣美刀外汇,没王皓的【东方影都】只能接待国内剧组,这就是差别所在。

但仅仅只是依赖王皓在海外的影响力,【东方影都】也不可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它能如此迅速的发展,与背后强大的产业体系支撑同样是密不可分。

不说别的,就说沟通交流问题,【东方星河影都】所在的上京,作为华夏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