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华夏特效发展现状(3 / 3)

术,欧洲、日本等国也相继跟进。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也于1996年的华夏电影工作会议上,将“数字电影制作”这一新技术隆重提上了日程,从政策层面开始,大力推进电影数字制作的发展。

所以即便我国的电影数字制作技术虽然比发达国家晚发展了十几年,但在经历了约五年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后,华夏电影特效的制作,也进入到了数字化混合期。

在这一时期,数字合成技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所谓数字合成技术,即是对多种方式获取的视频素材,分层进行数种参数的细微控制,通过灵活组合,构建出新的运动画面。

就在两年前,也即是2003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惊涛骇浪》中,就出现了大量由数字合成技术所制作的洪水场景,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力量,以及抗洪救灾的壮阔场景。

而且由于洪水的数字制作需要极大的计算资源支撑,特效制作者甚至还开发了结合模型素材的特殊三维数字制作方法,高效地完成了特效制作。

至于更近的,就在今年,顾常卫所拍摄的《孔雀》中,就利用了数字特效技术,不遗余力地实现了细节刻画的丰富入微,其中有个镜头,更是完美展现了城市的大全景。

对于这些信息,身为电影频道的高层领导,陆国涛自然是有着自己的渠道去详细了解一番。

而在小舅的讲述下,王皓对于华夏当前的数字特效制作技术现状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所以小舅你这边能联系到华龙数字,让对方帮我们完成电影特效制作”

王皓略有些期盼地看着陆国涛,然而陆国涛摇了摇头笑道:

“人家华龙是正规公司,敞开门来做生意,你想要做特效,直接找上门去,对方还能拒绝你不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