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那我隨你同去吧(2 / 11)

之法,皆是必要之手段也!”

苏武俯视一眼吴用:“我知你今夜为何来言此话,只当是说破一些什么,你从此就是唯一之心腹,唯一可谈某些事的人,如此,將来也是大功……”

苏武如此之言,是在告诉吴用,不只是你吴用会揣摩別人,別人也会揣摩你,这世间之人,有傻子吗

你看我苏武,脑门上写了“傻子”二字吗你这找补来找补去,我苏武能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

只管这一语去,吴用连忙低头:“下官万万不是此意……”

苏武不管这些,只管再说:“也不怕与你说,这世间之事,虽然难以料定,但万事,皆有一个前提,家国一体,远远大过任何事,这天下亿万子民,也远远大过任何事,我昔日曾在天子面前有言,愿復汉唐之荣光,此言发自內心,一字不假,如此,才谈私利。倒也不是我苏武如何大公无私,但中国之事,上承秦汉与唐,下接子孙万代,面对祖宗,面对当世之人,面对后世子孙,若想问心无愧,復了汉唐之荣光,乃至超越汉唐,如此言私,便是大公!祖宗也好,当世人也罢,后世子孙,就都说不出一个不好来,你可懂得其中道理”

吴用一边听著这番长篇大论,一边下意识慢慢抬头去看苏武……

这一刻,吴用许真懂得了,他开口了:“下官只以为自己看透其中,却不知相公是如此宏伟之志,是下官坐井观天,是下官眼界浅薄,是下官之罪也,往后再也不敢妄议相公之事,万万不敢,还请相公恕罪!”

说起来,道理很简单,有李世民之功,才有玄武门那一变,当世也好,后世也罢,瑕不掩瑜,只当笑谈。

哪怕是大节之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占全了,杀兄弟,囚父亲,篡夺皇位,谁真把李世民拿来骂了有几人不是对天可汗敬佩有加

若无这般泼天大功,就说那赵匡胤,后世子孙,哪个不把他来笑,哪个不把他来骂

说得这么多,好似篡夺之事,当真就是带兵往汴京一进,万事成也,怎么可能

国家安稳,百姓不死伤,同室不操戈,过亿的人口不腰斩,且还有泼天之功,那日入汴京,只问这天下,是骂是夸又是几人来骂几人来夸

任何事,都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