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朕与宴后再处置。」
「遵旨。」
半个时辰后,朱由校回到西苑紫光阁里,拿起那份东江行司毛文龙送来的急报,连同后面有军机处的题注,又看了一遍。
「可拨粮,但需以工代赈,招募平壤府丶黄海道等地饥民至皮岛丶辽南金州以及江华岛做工。」
「军机处今日谁入值?」
军机处是制置司丶制军院加军机处参预军机嫌的官员轮流入值。
三大局丶三都司禀文,以及所属行司紧急并呈的军报(即十分火急和重要的军情,同时呈报都司丶所在局和制置司),由军机处入值官过目,觉得紧急重要的立即送内书房,可加题注。
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的,也可不加题注,直接呈进去,由朱由校乾纲独断。
军机处接到内书房递出来的御批,立即拟写制置司廷寄相关有司的上谕或制文,八百里或六百里加急递出。
刘若愚答:「回皇上的话,今日军机处入值的是军机处参预军机丶制军院陆军部都督萧如薰,
军机处参预军机丶制军院录事总局录事总参军黄尊素,军机处参预军机丶制置司经济厅都事杨嗣昌三位先生。」
「嗯,看来是真长先生题注的。」
朱由校手里抖着这份急报,「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万历二十八年,朝鲜之役后,大明还是太好面子了。
就按军机处的题注御批,加一句,同时招募朝鲜青壮,在辽南和东江行司编练。早日成军。」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