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史端起酒杯,惆帐地一饮而尽,当一声,把酒杯狠狠地落在桌面上。
那郁郁不得志的悲愤神情,仿佛屈原在世,于谦复生。
巡粮吴御史摇了摇头,叹息道,「而今朝中众正被逐,奸侯当道,言路闭塞,皇上对正义之声听而不闻。乱命频出,如此下去,大明早晚要完。」
杨御史连忙说:「吴兄,这样的话少说!」
一旁的陈御史越发悲怆,恨声道:「如此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也不能说了吗?这还不算言路闭塞吗!
乱命啊!既坏国朝祖制,又损税赋民利,这样下去,祸国殃民就在眼前!」
看到两人越说越上头,杨御史转移话题。
「两位仁兄,这几日卫城怎麽这麽热闹啊?多了不少官兵。」
「孙元化从滦州运了一批火炮火器过来,调了两三千蓟州镇兵马护送。秦皇岛那边也转运了一批粮草,也调了一批兵马护送。」
「难怪啊!还是陈兄消息灵通。」杨御史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
「两位仁兄,崔公托付我们的事,成了。」
「成了?」吴御史和陈御史精神一振,连忙探过头凑在一起。
「杨兄听到什麽风?」
「刘伯把消息放了出去,很快就传到马世龙耳朵。此厮胆怯无能,全靠阿奉承孙承宗,才成为平辽总兵。
此厮贪功,希望立功树威,弹压各部不服,必定愿意冒险一搏。
孙承宗非常信任他,他出面亲自一说,十有八九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