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都无所谓。
为何?
因为以前六部的办事效率,跟停摆区别不是很大。
此前的六部,高官和正臣忙着打嘴炮,执意于党争;普通官吏忙着捞钱,站在旁边看热闹。
谁也没有心思去管政事。
布政司递上来的咨呈,都是他们无法解决或无法做决断的事,需要六部决断丶授权和支持。
报到六部,部里级级讨论,层层上报。
再转呈内阁,又是一番讨论,票拟后递进司礼监,半年差不多过去了。
被批红出来,事情的时效性早就过了,再办意义也不大。
就算地方有司想执行,许多新的政事排山倒海一般涌过来,更紧急丶更重要的堆满了案头,想办也有心无力。
朕的大明,就是一锅大糨糊,来回地熬,来回地糊,全靠它的社会惯性在继续前行。」
虽然有几个词听着很新,但大致意思能听懂。
众臣听着朱由校如此直白的话,越发心惊又兴奋。
身为天子近臣,制置司的干将,制置司揽权越多,也就意味着大家手里的权柄越大,何乐而不为?
朱由校指了指在场的几人,开口问:「朕问问你们,为何六部办事如蜗牛一般,制置司却能事急如火?」
众人对视一眼,刘良相答:「回皇上的话,制置司各有司职责明确,各司其职,也就是皇上说的专人专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制置司组织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