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不振;卒始正统之乱,皆三杨之源。」
皇上读史书,总是那样别出心裁。
洪承畴进到宣化城,在宣府巡抚衙门住下,稍作休息,邀请李瑾一并出席了宣府官绅联手在镇朔楼上举办的洗尘宴。
主客皆欢。
第二日,大同巡抚李瑾继续前行,赴大同上任,洪承畴送至泰新西门,携手告别,相约在大同城再会。
第三日一大早,洪承畴身穿三品孔雀补子绯袍,头戴乌纱帽,带着中军幕僚,摆开仪仗,在镇朔楼点卯。
巡抚宣府马维臣和宣府镇总兵谢季阚率文武官属,一一正式参拜。
例常行完礼,洪承畴宏声说道。
「宣府乃九镇之首,关乎京师安危。本官奉皇命,总督宣府大同军务,不敢懈怠。
治军理政,首要在于知人善用。
诸位镇守宣府一镇,劳苦功高,为朝廷边屏柱石...请诸位一一自我介绍一番,也好让本官心里有数。」
马维臣和谢季阙等文武官将对视一眼,心里疑惑不解。
洪督宪这是哪里学来的规矩?
自我介绍?
寂静几十息,洪承畴看着马维臣,含颌点头道:「马巡抚,你打个头吧。」
马维臣喉结上下抖动几下,正色道:「下官原籍河南怀庆府修武县,万历四十年二甲进士。兵部观政后选为山西平阳府岳阳知县..
天启五年三月,被选为都察院右金都御史丶巡抚宣府。」
洪承畴点头道:「原来马巡抚是本官上科前辈。」
马维臣心里MMP了一句,露出尴尬又不失恭维的笑容:「达者为先,下官不敢妄称督宪的前辈。」
谢季阙开始自我介绍:「下官世袭威远卫指挥使金事,十五岁从军出征...斩获虏首级二千三百六十七枚,兵部记档大小军功四十七件,万历四十七年,积功表为左军都督同知丶宣府镇总兵官。」
洪承畴心中了然。
这位是普党晋商一手捧起来的边将。
虏首级二千三百六十七枚,多半是晋商花钱买的;兵部记档大小军功四十七件,多半是普党在京官员操办的。
从万历四十七年到现在,整整七年的宣府镇总兵官,晋党晋商对其信任有加啊!
洪承畴和葛可亲地说:「谢总兵为国成边,镇守要塞,足足七年,风餐露宿,着实辛苦了。」
这可是自己的大功劳,必须客气。
谢季阙连忙起身,跪伏在地,砰砰砰磕了三个头,受宠若惊地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