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师父的执念!完成!(6k二合一)(1 / 6)

周砚可不是忽悠赵嬢嬢,如今饭店经营顺利,做大做强只是时间问题。

眼下饭店论管理能力谁最强,非赵嬢嬢莫属。

二十多年的掌家经验,养出了从容不迫的大将之风。

周砚将来要是去开分店或是有事出门,饭店需要有人管理操持,这重任肯定得由赵嬢嬢担起来。

识字、记账、算账是基本能力。

趁着镇上还有扫盲班,先把识字、写字的短板补上,日后定是他的得力干将。

泡了脚,老周同志和赵嬢嬢带着周沫沫,早早便上楼睡觉去了。

“三水,你说我能学得会吗?小时候我就读不来书,后来年轻的时候又是扫盲班的漏网之鱼,现在都四十了,再学会不会有点迟?”躺在床上,赵铁英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自信。

“你那么聪明,啥时候开始学都不会迟。”周淼从身后搂住了她,温声道:“你以前是觉得识字、写字没得用,所以没用心,但现在你要当经理,你肯定能学得又快又好。打枪那么难你都能拿第一,你聪明的很。”

“三水,你真好。”

“对你好,应该的。等一下,我觉得今天有点累了,要不我们还是早点睡吧。”

“不行,我要报答你。”

“不能恩将仇报啊……”

……

营业额662.6元,刨除食材、调料和粗略估计的各项损耗开支,利润能达到360元左右。

周砚把一捆捆扎好的钱放进箱子,把账目记好。

营业额提升不大,但得益于肉价下降,利润相当可观。

这样下来,一个月的利润能有近一万元。

对于一家开在乡镇上的小饭店而言,表现已经相当可观。

纺织厂的潜力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可以说,愿意花钱来饭店吃饭、买卤菜的工人,大都已经来饭店消费过。

而且,最初的激情退去之后,熟客的消费频次开始有所下降。

这倒不难理解,毕竟他定价不低,哪怕是和同事一起来吃,人均消费基本在六毛以上,在苏稽算高消费场所了。

频次降低,不过胜在稳定,味道好的饭店,一周总要来打一两回牙祭。

知道饭店周日基本不开门后,不少人将聚餐选在了晚上这顿,一定程度弥补了消费频次降低带来的影响。

此外就是纺织厂之外的客群拓展,随着《四川烹饪》杂志和嘉州日报的宣传,还是逐渐开始凸显效果了。

周砚扫了一眼任务列表:

【支线任务:赵淑兰的烦恼!进度28%】

【支线任务:师父的执念!进度99%】

【主线任务:破圈计划!进度136/200】

破圈计划任务的进展明显,任务进度已经过半。

除了那些被销冠周沫沫小同志用卤素菜勾引来的小学生,有一半左右是闻名而来的客人,其中有一些是专程从嘉州过来的,说是看了杂志和报纸,闻名而来。

这些客人的消费能力普遍不错,来一趟苏稽有时间成本,所以走的时候还会带一些吃完觉得不错的卤菜回去,从而保持了饭店的营业额。

就像今天来颁奖的吴科长和记者沈少华,走的时候带了半斤卤猪头肉,一斤卤素菜,分别消费两块钱。

不光给周砚颁奖,还给他送钱来。

可别小瞧了这些客人,口碑就是一点点打开的。

这年代的日报记者,宣发能力相当强大。

而吴科长他们这个圈子,又恰恰是嘉州城里消费能力最强,对吃的东西最讲究的那批人。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