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下,「可这跟读书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很大!」李青说道,「读书的门槛越高,参与竞争的人就越少,跟一万亩耕地,一个人拥有,还是百人丶千人拥有,难道不是一个道理?」
李青举例道:「若不对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百年之后科举做官的人,只会是以下几种人——地主,商绅,官僚子弟。」
「你可有想过,当上上下下都是这类群体,皇帝又当如何?」
「这……」
李青给出答案:「减农税,减商税,让官僚子弟享受更大的福荫,才是『英主』所为,掌握巨大资源的他们,可以很轻松裹挟百姓,进而给皇帝施压。届时,只怕就不是皇权不下乡了,而是连京师都出不去。」
朱厚熜的脸色一下难看起来。
李青继续输出:「任何一个王朝,随着时间推移,各种资源都会从多数人往少数人聚拢,譬如耕地,历朝历代为何都解决不了土地兼并问题?因为这是不可控因素,也是必然发生的现象。无一例外!」
「其实,我大明也是一样,之所以立国一百六十馀年,还在上升期,并不是因为土地兼并抑制的太好,而是开海通商,进而造成的工商业大兴。」李青说道,「归根结底,是橘子多了,才无形中化解了本该出现的问题。」
顿了顿,「可问题必然会出现,原因刚我也说了,随着时间推移,资源会不可避免的由多数人,流向少数人。」
「呼~」李青口乾舌燥,端起凉茶一饮而尽,喉头一阵舒爽。
朱厚熜陷入沉思。
半晌,
「这个问题真就无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