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戏份,的确有些冗余的感觉。
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根本没有交代为什么要打这一场仗,陈默不知道管胡是怎么想的,但是可以说如果站在观众的角度,不是特别熟悉这段历史的话,看着就会显得特别别扭。
因为历史上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实就是一场“表演”!
全片聚焦“怎么打”,却几乎不解释“为什么打”。
守军士兵迷茫:“我们在这儿拼命,到底为了啥?”但无人回答!
租界看客嘲讽:“四百多人挡日军?演戏吧!”
而现实观众:“莫名其妙啊!”
想学《敦刻尔克》的“去政治化”,但最讽刺的是,四行仓库本身就是政治符号;导致历史党不满,普通观众迷糊。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比如杨蜜和赵莉影,她们虽然了解了一下四行仓库保卫战,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所以看的时候,就有些迷糊。
当然,这部电影的优点,或者令人惊艳的地方也很明显。
可以说这个题材,这场仗,本身就非常有代表性。
为什么这么说?从电影创作者,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说。
这部电影,这场战役可以说天然的就有一种非常鲜明的,或者说非常震撼的视觉对比。
从视觉冲击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最显眼的就是色彩与光影的极端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