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 / 3)

官场奇才 北岸 1867 字 1天前

,办公桌上的手机响了,席菲菲走过去按了几下,兴奋地说:“走,去逍遥馆,陪老头子喝茶去。”

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正需要祝庸之指点迷津。

可是,等见到祝庸之,他告诉了一个让席菲菲和温纯更为吃惊的消息。

就在前天,南延平去了一趟北京。

当然,南延平去北京的次数很多,每个月都有好几次,或开会或办理一些其他事务。

但是,南延平此次的北京之行,名目却极其特别,中央领导同志找他谈了话。谈话内容,原本应该是保密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人还没回来,东南官场的高层已经在流传,南延平此次去北京,是中央找他进行了一次诫勉谈话。

《中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政勤政等方面可能有不良的苗头,上一级党组织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这显然和省里有人向中央状告南延平借打黑反腐之名排除异己有关。

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中央有领导同志对南延平在东南省的工作并不是十分满意。

东南官场有关南延平即将调离的传言一夜之间再一次在悄然流传。

甚至有传言说,中央这次不仅仅是对南延平诫勉谈话,还包括了任职谈话,上面的意思是,将他调离东南省,由省长董少平接任省委书记一职,

东南省的南延平时代还没来及开创,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老头子,你这都是哪来的消息?”席菲菲不无担忧地说,她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祝庸之并没有席菲菲那么紧张,他笑着问温纯:“小温,你注意到没有,这几天绕城公路上各地市州的车辆多了不少,临江市各高级宾馆门前停的都是外地牌照的奥迪车。”

温纯仔细一想,似乎有这么回事,过来开会的路上,路过名流大酒店的时候,曾国强还开玩笑地问起过,最近省里是不是在开什么重要的会议。

现在看来,南延平在北京还没有回来,东南省部分先知先觉的干部已经开始闻风而动了。

各地市州的头头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往省城里跑。

难道说,东南省的天,真的说变就变了?

怪不得,市委的紧急会议早不开晚不开,独独在这个时候开,这说明,林亦雄和谭政荣也已经听到了的风声。

想到这,温纯的心里不由得一阵寒冷,涌上来一股从所未有过的恐惧。

传言如果是真的,东南省的政坛将面临一次重新大洗牌。

一旦董少平执掌大局,他对粟文杰是言听计从的,很有可能,席菲菲这个市委副书记,自己的这个公安局长,都要当到头了,搞得不好,黎想常务副省长的位置也要发生动摇。

不过,老头子却显得十分的乐观,他说:“传言终究还是传言,并不等于是既定事实。对于南延平,我比你们更了解,他不是一个轻易肯认输的人,他每做一件事,不仅深思熟虑,而且,谋定而后动,一旦动了,他肯定将所有好的和坏的可能,全都考虑好了。”

身处政坛之外的祝庸之,说话毫无顾忌,十分坦率,看问题的角度往往另辟蹊径,也就入木三分了。

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祝庸之拿出了在课堂上讲课的架势,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讲权力平衡,中央更甚。平衡是什么?平衡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一般人以为,中央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只是强调下层民众的稳定,这是一个认识上的根本错误。下层民众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根子在上面,在高层的权力结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