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席勒在温度计前站了十分钟。
事实上,这是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把帕米拉拉回来,让她到处种树就能解决的,现在哥谭的城市建设已经非常饱和了,树往哪种呢?
举个例子,席勒家门前的这条道是四车道,通常情况下不会堵,但是前提是这条车道的中间和两边没有任何绿化,就是直愣愣的一条路,也没有人行道。
如果要做绿化,那首先就得把四车道改双车道,给人行道腾出地方,然后再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做绿化草坪种树。
这条路这么做倒是没问题,因为这里本来就不是人口密集区,可是哥谭的交通本来就是老大难问题,哪怕有了布鲁斯薅来的黑暗能量的羊毛,也只能是勉强维持,这种情况下谈绿化不是搞笑吗?
欧美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城市建设的太早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车和高楼,弄个双车道完全够用了。
甚至在欧洲比较老的城市,根本就没有柏油马路,都是石板路人车共行,交通规则全看心情。
也并不是全部的政府都不想管,这是根本就没有办法管,你要动路,那房子就要往后挪,你要挪房子,又把其他的路挤得没地方了,总不能层层往后挪,把整个城市像摊饼一样压扁吧。
到哥谭这里就更麻烦了,这里的建筑可不是欧洲许多国家城市中心的洋楼,因为建设时间比较晚,哪怕是最古老的哥谭大教堂的那一部分,也都是高楼,要拆迁就更麻烦了。
当然,除晾路绿化之外,也可以多建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水库,可是显然,这座城市情况只是刚刚好转,人们才刚刚爬出泥潭,还不到可以考虑环保的时候,好地方要先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再建设配套设施,还要满足商业需求和工业发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