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士并未回应夏侯充的提问,而是将目光转向众人,开口说道。
“越是当前紧急关头,大军越需保持镇定!”
“我们绝不能再盲目跟随汉军的战略部署丶行事调兵!”
“那样太过被动!”
“诸位,之前我们於河东之时,就得到过汉军有大力发展骑兵之势的相关军报。”
“我们派往骊山大营的暗探已多次传回情报称。”
“大批汉军军马已进驻骊山大营,就再未出来。”
“此次,我们集中全部精力,深入骊山大营,旨在全面探查骊山营内的具体情况。”
“然而,却忽视了诸葛亮频繁向潼关增兵所制造的假象。”
“我们误以为敌方增兵潼关,意在趁司马懿扰乱中原之机,进攻洛阳。”
“再者,我河东郡兵马紧邻关中,防守严密,且有大河天险为屏!”
“因此,我们始终坚信诸葛亮不会对并州发起进攻。”
“然而,正是这样的念头,导致我整个并州军开始懈怠,期望目睹汉军与司马懿叛军之间的激战。”
“出乎所有人意料,诸葛亮并未进攻中原,而是挥师北上,直取离石,一举渡过大河,成功攻占我方并州之地。”
“这种消极防守的态度,即在事情尚未波及自身时便漠不关心,绝不能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