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着手进行尸体解剖(2 / 3)

芯处于闭锁状态,链节无变形。”

尸表检查从头部开始,张林的指腹轻轻拂过死者的眼睑,检眼镜的光束穿透角膜,在眼底投下清晰的光斑。

“角膜混浊二级,”

他报出数据,小林在一旁记录,“瞳孔直径5,对光反射消失,晶体透明度良好,未见老年性混浊。

眼结膜下方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呈弥漫性分布,累计过3o个,符合窒息死亡的特征性改变。”

他用止血钳轻轻翻开死者口唇,一股腐败气体夹杂着胃酸的气味扑面而来。

“口唇黏膜绀,舌尖部分外露,”

张林的镊子夹住舌尖边缘,“可见4处半月形齿痕,深度o1-o2,与死者臼齿形态吻合,是濒死期牙关紧闭形成的压迫性损伤。

齿龈黏膜有多处点状出血,牙龈沟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提取样本送检。”

“张老师,您看手铐对应的腕部皮肤,”

小林突然指着死者右腕,标尺在压痕处停住,“压痕宽12,深o3,边缘整齐,呈苍白色,与周围暗紫色的尸斑形成鲜明对比。

压痕下方的皮肤温度21c,与周围组织温差o5c,没有充血、水肿,也没有表皮剥脱——这说明手铐是死后佩戴的?”

张林凑近观察,用探针轻划压痕边缘的皮肤,组织硬度明显高于周围。

“压痕处无生活反应,”

他肯定道,“真皮层胶原纤维未生肿胀变性,确实是死后形成的约束痕迹。

但看这枚钥匙扣,”

他用镊子从死者左胸口袋里夹出金属物件,“制式手铐钥匙,链环处有新鲜的擦痕,与手铐锁芯的磨损痕迹完全吻合,说明凶手曾试图用这把钥匙打开手铐,但没有成功。”

尸斑的分布成为分析重点。

张林让小林翻转尸体,背部、臀部、大腿后侧呈现出暗紫色的弥漫性尸斑,指压试验显示,按压3秒后褪色不完全,松开后恢复时间过5秒。

“尸斑处于扩散期,”

他解释道,“血红蛋白已经穿透血管壁,浸润到组织间隙,这种状态通常在死亡12-24小时出现。”

他用直尺测量尸斑最密集区域,面积约25x3o,“结合尸斑的颜色深度,死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