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挫败感在组员间蔓延。
老周开始疯狂抽烟,烟灰缸堆满烟头;技术员大刘不断敲击键盘,嘴里嘟囔着“这破系统早该升级”
;就连一向沉稳的小周,也在连续36小时未合眼后,对着突然死机的电脑狠狠捶了一拳。
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筛查仍在继续,医疗档案像潮水般涌来,他们在海量信息中艰难寻找着那根关键的针。
转机出现在第七天傍晚。
小周在妇幼保健院的档案库里,现一份被错归到“外科杂项”
类别的病历。
患者姓名处写着“张贵君”
,年龄49岁,2o19年因胃间质瘤进行bi11roth-ii式胃部切除手术。
病程记录详细描述了手术过程,而在“既往病史”
一栏,赫然写着“2o15年左手小指因工地事故骨折,未正规治疗”
。
“立即提取手术时的血液样本做dna比对!”
小周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
等待结果的两个小时里,整个小组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终于,技术科传来消息:“dna完全匹配,确认死者身份为张贵君!”
那一刻,压抑多日的情绪瞬间爆,小林哭着抱住身旁的同事,老周把帽子狠狠摔在地上,又弯腰捡起来仔细拍灰,嘴里念叨着“可算找到了”
。
小周调出张贵君的社会关系档案,现他曾是王家梁建筑公司的分包商,半年前因工程款项纠纷与公司管理层生激烈冲突。
这个现让所有人精神一振,此前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此刻似乎开始有了交集。
“通知李队,”
小周看着窗外初升的朝阳,声音坚定,“我们终于知道死者是谁了!”
在这场持续七天七夜的筛查战役中,他们查阅了全市家医院的近万份档案,拨打了上千通核实电话,排除了无数个疑似对象。
那些被汗水浸湿的文件、熬红的双眼、嘶哑的嗓音,终于换来了关键的突破。
而等待着他们的,是更复杂的真相,和一场与凶手的终极较量。
确认死者身份为张贵君后,李明迅将专案组分成五个小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