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与陈海完全吻合。
更关键的证据来自废品回收站。
回收站老板见到警察瞬间脸色煞白,从铁柜深处翻出个记账本,泛黄的纸页上用铅笔歪歪扭扭记着:“陈海,螺纹钢12根,废铁价收购”
。
技术员在账本夹层现个u盘,恢复的数据里赫然是工地建材的进出货记录,其中部分钢筋的去向标注着“陈海”
的名字。
“他每次都趁着后半夜巡逻,用切割机把整根钢筋截断。”
回收站老板抱着头大喊,“切成半米长的小段,藏在巡逻车的后备箱里。”
小王调出工地巡逻车的gps记录,现案那周,车辆行驶轨迹多次偏离既定路线,在距离工地两公里的废弃厂房附近停留。
当搜查队赶到废弃厂房时,月光透过破窗洒在满地的钢筋废料上。
墙角的切割机还残留着金属碎屑,地面上有明显的拖拽痕迹。
但经过仔细勘查,技术人员现这些痕迹至少形成于一个月前,与死者的死亡时间完全不符。
更重要的是,在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中,没有任何与死者相关的证据。
审讯室里,陈海耷拉着脑袋坐在铁椅上,保安制服皱得像咸菜干。
“我承认偷钢筋!”
他突然抬起头,脸上的胡茬沾着鼻涕,“家里孩子要做手术,工地又拖欠工资,我实在没办法”
当小王将死者照片推到他面前时,陈海的瞳孔猛地收缩,却又迅摇头:“我不认识他!
我每天就负责巡逻,连工人都认不全!”
为了核实陈海的口供,小王带队走访了工地周边的所有监控点。
七天七夜的筛查后,终于在一家五金店的摄像头里现:案时段,陈海正在店里购买切割机的备用刀片,清晰的画面显示他还和老板讨价还价了十分钟。
店主翻出账本,上面的购买记录与监控时间完全吻合。
“他就是个小贼,和命案真没关系。”
张林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解剖结果显示,死者指甲缝里的烟草成分虽然和陈海常抽的香烟一致,但没有提取到他的皮肤组织或dna。”
小王站在白板前,将陈海的盗窃线索单独列成一列,用红笔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