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我朝,这本身就透着很多蹊跷与问题,与其分开迎接两国使团来都,倒不如从一开始就安排好一切,让两国使团同一时间抵达虞都。”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趁此机会看两国使团反应,探查两国之前是否在私下达成什么密谋,还能借此机会,以抽调我朝精锐之师,随同主办大臣一起迎接两国使团,彰显我朝军威浩荡!!”
“臣虽为礼部尚书,但也知国与国间的争锋与战争无法避免,但对今下的社稷而言,应当以避免战争为主,即便无法避免战争,也要避免两线作战,甚至多线作战才行,这才是对社稷最为有利的。”
祖母她老人家挑选的人,没有一个是迂腐、短浅之辈啊。
听完礼部尚书熊严所讲,走在御道上的楚凌心底生出感慨。
按着常理来说,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考虑更多的是避免战争,规谏避战,甚至为了平稳可放弃些什么。
但熊严并没有这样。
站在他的角度,与北虏、西川的争锋与战争,大虞必须表明自身态度,要叫北虏、西川知道大虞无惧于争锋与战争。
围绕这一大背景下,大虞要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能延缓就延缓,若无法延缓,就设法避免最快的结果。
“那依着卿家之见,随同主办大臣一起迎接两国使团的大虞健儿,应该从何处抽调出来?”
感慨之余,楚凌神情自若道:“还有前去北疆与西凉的队伍,应该由谁牵头前去,既要做到准确无误的进抵同一处,还要避免两国使团在南下与东进之际,不会出现使团中有人逃脱出去刺探我国国情呢?”
熊严没有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