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在大势面前,一些人即便被冤枉,那又算得了什么?
中枢的人被清走一批,地方上才能晋升一批。
地方上晋升一批了,地方官场才能跟着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批进入天子视线的官吏,向上到他们该去的位置,这样正统朝的秩序才能安稳。
这还不算完呢。
上述涉及到的,还都是官场上的老人以及半老不新的。
那向下呢?
必然需要有一批新鲜血液进来才行。
这个缺额不搞大一些,待到接下来的选拔,如何能叫员额增多些?
抡才的本质是什么?
不就是向下选拔人才吗?
规模不扩大,如何把人才都选上来?
就像正统四年的那场殿试,天子录取了二百一十七名新科进士,这在大虞是极为少见的。
而这些新科进士呢,如今可都在该在的位置上。
且已有一些人,因为出现的风波,真正崭露头角了。
那正统七年的殿试,新科进士再多一些,不是对皇权最有利的吗?
毕竟这录选的都是天子门生啊。
这跟先前是不一样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