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7章 真诚建议(3 / 4)

俩不是没为杜乔争取过,可此次升迁授官的不只杜乔一人,还有许许多多在北征中立功的山西官员。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他们不能只为杜乔一人就和吏部闹翻,影响其他山西官员的前程。

    何况,吏部的私心,本质上是给足了杜乔好处“封口”,远远的将他打发走。

    赵璎珞只有最后一个问题,“杜长林若是去九陇赴任,日后可还会受此事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白旻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一任主官一个性情,等到时过境迁,陆氏卖官案影响逐渐消弭,或许便另有出路。”

    反正现在这位是死要面子、油盐不进的主。

    杜乔若是在蜀中没有寻到机缘和强硬的靠山,恐怕一辈子都会按在县令之位上。

    于杜乔而言,深知自己家世不足,能任县令便无愧父祖,如果能升任刺史,那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他的心不大,但如果人为地将他的前途框定,谁又能甘心呢!

    白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正是当红炸子鸡,却因为顾虑重重没和吏部掰赢腕子。纵观整个大吴,又有几家同白家一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愿意襄助杜乔的高门大户?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白旻怜惜杜乔的才干,不忍让他的意气从此消磨殆尽。

    语重心长地劝道:“为他的前途着想,我建议调入山西,有白家和二郎看顾,他的路子能走得顺畅一些。”少许多不必要的坎坷与阻碍。

    白旻走一趟吏部并非全无收获,至少为杜乔争取到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只要杜乔一帮人不回长安这个权力旋涡,不在周边蹦跶,吏部并不打算再费心“搭理”他们。

    地方主官有便宜行事和征辟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