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娇娇能有这般为村里孩子考虑的善心倒是和她不谋而合,她小小年纪就考虑的如此之多,实在叫人很难相信她是否真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能让夫人夸赞的先生,想必学识和为人都是极好的,就是不知道他的要求是?”秦娇娇又问道。
“其实说难也不难,这位举人家中除了有个生病的老母亲之外,还有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妹妹以及他的一个不足五岁的儿子,想要请他来教书,他首先便要求我除了能给他老母亲治病之外,还希望能照顾到他全家,以及让他的儿子也能去学堂读书。”汪夫人缓缓答道。
秦娇娇听完后,对这位举人的第一反应便是觉得他有孝心,其次就是有责任心,一不忘病重的老母亲,连自己的妹妹也不放弃,就连自己孩子未来的教育都想到了。
只是,这般要求在她听来不觉得有什么,可要是放在别人那里,就太过自大了,要是请他来教书,就等于是请了一家子的麻烦,毕竟他要时常照顾他生病的母亲,能不能专心教书还说不定,还得花钱养着他和他妹妹,还要供他儿子读书。
请一个教书先生,却花了四个人的钱,实在是有些不值,学堂又不是善堂,他这样的要求肯定不会有人同意,也难怪汪夫人会犹豫不决了,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她是有善心,但这位秀才的家中环境太过麻烦,她不答应也是情有可原。
秦娇娇觉得,汪夫人不会无缘无故给她接受这么麻烦的人,想必还有别的办法,她又问道:“汪夫人如何能觉得我能答应他这种要求?”
“这很简单啊,不说你娘是大夫,他母亲的病对你娘来说定然不是难事,而他的妹妹,就更简单了,我们之前不是才去看了你那造纸棚子,我观里面做事的都是女工,你可以请他妹妹去做工,这样既能照顾到他母亲,也能让他的妹妹有一份活干,两全其美的事,不是吗?”汪夫人望着秦娇娇的眼睛,眼神中带着温婉又精明的神色。
“汪夫人说的没错,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夫人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秦娇娇会心一笑,有点要求的人,自身本事肯定不会差,从那位秀才提出的要求来看可以知道他必定是个极有责任心的人。
而只有让这样富有责任心的人来教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