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彰信。材料当中十分详尽地列举了向明达同志在林山县工作多年来所做出的成就,并且代表民意向市委市政府为向明达请功。这言下之意则是向市委市政府一致推荐向明达。
因为省农委副主任严凤华对林志强的推荐,华天民对林志强的印象是不错的。华天民上任市委书记之后,各县的主要领导纷纷登门拜访,而林志强却始终是保持一种按兵不动的态势,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使得华天民对这个有着特殊经历的年轻的宣传部长充满了兴趣。在抗击此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过程当中,林志强的实干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华天民。特别是省委副书记王进华对林志强的评价,让华天民对林志强另眼相看。湘江河污染事件发生之后,县长黄贵权被有关部门双规,县委书记张冬槐当然也要负上一个领导责任,林山县县委县政府的职位空缺也就突出起来。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个结骨眼上,一些符合条件的领导干部会加紧走上层路线。但林志强却想着如何利用宣传舆论来挽回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这让华天民更加感觉到此人是一个实干家。
其实,在林山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配置上边,向明达一直都是市委和市政府考虑的重要人选。向明达和市长刘东明关系很好。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他在三化集团中有入,但不深。华天民对他的印象也不错。举报信送到华天民的办公桌上的时候,华天民开始有些疑惑,这种疑惑,不是针对林志强。当时在天山坪抢险救援的时候,是王进华在现场进行指挥的,别说是死了三个人,就算是死了三十个人,也是不能否定的。举报信把抢险救援不积极作为林志强的罪证之一,这显然是有些牵强附会了,而且换句话来说就是:莫须有。
对林志强这个人已经有所了解的华天民,当然不会去相信这一套说辞的,因为华天民认为林志强到林山县才刚刚半年左右,应该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什么劣迹。华天民凭着多年的官场经验,深知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即将进行的林山县主要领导的配置。对林志强的种种不实之词,不过是一种权术,这种权术的始作俑者当然不会是一个毫无官场经验的人。这个人也知道仅仅凭着这些编造的事实,是不可能把林志强给轻易打倒的。他的目的在于让市委多一层疑虑。这是一种一心要想把水搅浑,浑水摸鱼的做法。
华天民一直在猜想,是谁写了这份举报材料。第二封材料让他知道了这个人是谁。从第二份材料来看,举报了林志强的人,就是第二封材料中标榜的向明达了。向明达此时其实已经是盘子中的人,市长刘东明似乎也比较属意于他的,但后来,市长刘东明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甚至是开始有点讨厌起这个人起来。华天民一直不太明白是为了什么,这一次,华天民才是真正地明白过来了。华天民想,这就是自我爆炸,向明达此次做得也未免太着急了一点,简直就是着急到了快失去理智的地步了。
而与向明达相反,林志强却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仕途,平静而坦然地对待举报,让华天民颇为欣赏。林志强想法设法去接近他这个市委书记,目的当然也是要竞争一下这些职位,但林志强的这种利己不损人的行为,更没有自我标榜。相比之下,向明达的人品与林志强的人品,高下立判了,特别是林志强不顾自己毁誉,精心善抚林山县原副县长余智宁的女儿的事,因此让华天民对他人品更加敬重了。
,-文字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