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心里打看目己的算盘,
朱佑对这种局面,倒是早有预料,毕竟,他也从没想过,这帮老官僚,能够完全的为了国家社稷举贤。
「朕何曾说过,要增补御史了?」
简单的一句话,顿时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顶,让原本针锋相对的火热气氛,顿时冷却了下来。
众人迟疑着看向上首的朱佑堂,目光中皆带着几分疑惑。
不增补御史,那这京察和清查军屯,这麽大的人员缺口,又从哪来呢?
面对着众人疑惑的目光,朱佑堂微微一笑,道。
「不管是京察,还是清查军屯,也都不过是一阵子的事,按照吏部和兵部的章程来看,京察大约会持续三到四个月,清查军屯长些,可能要半年到一年。」
「为了这两件事,大量增补御史员额,等事情结束了,这些多出来的御史如何安置,也是一桩麻烦事。」
「所以,朕思索再三,忽然想起,南京都察院中,还有二十馀名御史留守,他们平素虽然只负责南直隶的事务,但毕竟都是正经御史,调用一些过来,倒是刚好可以顶上一阵子。」
南京都察院?
众人微微一愣,眼中都有些惊疑不定。
的确,这算是大明的特色,名义上来说,京师和南京有两套完全相同的班底。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南京都察院当中,也是有六科十三道的完整结构的。
只不过,人数不像是京师都察院的这麽多,总共加起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