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顺门,作为外朝的核心区域,向西便是百官候朝的奉天门广场,向东便是日常议政的便殿文华殿,以及内阁所在的廊庑。     又因其门前宽阔,因此,时常被当做百官聚集议论政事的所在,特殊时候,也会被当做朝会的举行地点。    ">     左顺门,作为外朝的核心区域,向西便是百官候朝的奉天门广场,向东便是日常议政的便殿文华殿,以及内阁所在的廊庑。     又因其门前宽阔,因此,时常被当做百官聚集议论政事的所在,特殊时候,也会被当做朝会的举行地点。    ">

第四十二章:左顺门自辩(1 / 5)

    左顺门,作为外朝的核心区域,向西便是百官候朝的奉天门广场,向东便是日常议政的便殿文华殿,以及内阁所在的廊庑。

    又因其门前宽阔,因此,时常被当做百官聚集议论政事的所在,特殊时候,也会被当做朝会的举行地点。

    李文祥要在左顺门自辩的消息,很快就被传播了出去。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左顺门外,便聚集了一大片官员,其中以科道和清流为主,但也掺杂了不少各个衙门的人。

    广场最前端,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士子,正静静地站在原地。

    依照礼制,未授官的进士不能穿着官服,因此,李文祥只穿着统一御赐的深蓝罗袍,头戴黑纱方顶进士巾。

    又因是国丧期内,他外头还罩着一层麻布袍,腰间系着素带,脚上穿着麻鞋,十分朴素。

    作为成化二十三年的进士,时至今日,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文祥甚至还不能算是已经迈入了官场。

    从科举的成绩来说,他是二甲第五十七名,虽然在这一届的举子当中,已经是佼佼者了,但显然,放在尽是进士出身的朝堂上,并不算特别出挑。

    但机会是自己争取的。

    就连李文祥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一封章奏,竟然会在朝堂之上,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尽管只是过去了数十日的时间,但是,他脸上的疲惫之态,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甚至鬓间都隐隐生出了一丝白发,可见他这些日子,受到了多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