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有了概念。
等大家把试验设施搭建好,通上电,FP100的机上系统也都启动之后,他便跟李琦玉一起,开始查看各项仿真试验数据。
可以看出来,经过多日的工作,团队已经将各项仿真试验安排得井然有序。
FP100周围的地面被细致地划分成不同的试验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专业的监测设备和操作台。
而机体本身此时已经完成机载系统启动,除去电机之外,都处于运行状态。
“各项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仿真我们都做过多遍了,今天请你过来,主要是帮我们最后复核一遍。有些试验数据我也拿不准是不是对的,毕竟,我们之前都没干过eVTOL,只能根据我们自己以前干A型号和C型号的传统航空产品经验,结合查询各种参考资料来判断。”
李琦玉解释道。
孙秦点了点头:“我明白,加上我,我们多凑几个臭皮匠,尽量往诸葛亮靠靠。”
“嗯,就是这个意思。”
李琦玉也不讳言。
他不认为孙秦在飞机设计经验和水平上比自己有质的提升,但是,毕竟孙秦曾经干过室主任,技术眼界和大局观肯定还是要比自己更有优势。
孙秦问道:“那把你们的试验大纲、流程和相关文档拿来,我先看看,然后,我们再对比数据。”
这架飞机的设计他从头开始就深度参与,直到去年,江大春带着郭任离开之后,他才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外融资和客户拓展上面,距离设计细节有些远了。
所以,他需要迅速依靠这些文档将这段空档期补齐。
可是,当他看到李琦玉给他发来的散布在电脑里的一堆数据与文档时,眉头一皱。
“这些数据就这么管啊?感觉一点章法都没有。”
李琦玉有些不好意思:“我也知道这样不行,但是.....我们一直在赶进度,加上预算有限,也不可能去上我们当年在研究院时候用的那些系统,那些软件好是好,但是太重,而且动辄几百万。”
孙秦点头表示理解:“我们得尽快想办法把这些数据有条理地管起来,从需求到测试,我们现在这样管,可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