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算了,总之,日久见人心,我们都互相提醒,一方面之后要更加尊重他的意见,另一方面,还是要多多观察。他现在掌握着我们所有的业务渠道和客户储备,我们俩都没精力去搞那些事,如果他跟我们一条心,那便是天大的好事,反之,对我们来说,就是巨大的风险。”
李翔也点了点头:“我也会再去跟我同学聊聊,听听他的意见,虽然他曾经对江大春推崇备至,但我不是问他观点,而是尽可能地从他那儿了解江大春的一些事迹,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好主意!”
两人结束了这个短暂的话题后,便进入正题。
他们需要扩大飞机设计团队,将FP100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往下分解,同步还要迭代出缩比验证机。
所谓缩比验证机,就是与真实飞机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的模型,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难度去提前验证真实飞机的许多关键技术和运行参数。
面对eVTOL这样的新兴事物,必须采用更加敏捷的研发方式,而不能拘泥于传统航空工程的双V模型和一板一眼的瀑布式开发,这样的话,周期拉得太长。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光他们两个人是肯定不够用的。
他们需要招人。
招优秀的飞机设计师。
孙秦稍微盘了盘,如果再招三个骨干设计师,以目前账上的钱,应该还能支撑一年半载。
前提是他和李翔以及江大春得再把裤带勒得更紧一点。
同时,会有启动客户愿意提前给一点研发费。
关于这一点,江大春曾经提过,说深圳有家企业有这样的意愿。
果然还是珠三角的企业更加具有冒险性啊......不愧是当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样,凭借着首家客户研发费的背书,他们可以如法炮制,逐步增加缩比验证机的置信度,将比例从1:4或者1:3,提高到1:2,直到做出完全1:1的原型样机。
在这过程中,如果还会有几家客户愿意提供一定的研发费支持,他们就能活得更久,直到需要融资的时刻带来。
孙秦并不想过早融资。
他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