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梁复便右手拿起唢呐来吹,左手提着鼓槌敲鼓。
灯谜摊老板称赞道:“公子果然才思敏捷!”
便把一只灯笼送给梁复。
梁复提着灯笼回来送给邓清,并向邓清解释道:“一边是可以敲打的鼓和鼓槌,另一边是可以吹奏的唢呐,很容易让人想到‘自吹自擂’的这个成语,于是我便蒙一下,却不曾想到蒙对了,哈哈哈!”
邓清却是心不在焉地应道:“哦哦,原来如此……”
梁复看到邓清觉得无趣,便知趣地说道:“我们去找找些有意思的看看?”
邓清开颜道:“好啊好啊,我不像你们这些文人对猜谜语如此有兴趣!”
便笑嘻嘻地随着梁复离开。
两人路过一茶楼外,刚好茶楼里有个老艺人拉着胡琴,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一个作男音,一个唱女声,正在唱三国故事中《甘露寺》里的一个唱段。
二人抬头,看见茶楼招牌写着“品茗楼”
三个大字。
邓清平时本不喜咿咿呀呀的唱剧,但是对三国故事里英雄好汉的事迹却是十分喜欢,一听说是在唱三国,马上拖着梁复的手就要进茶楼听戏。
梁复被心怡的姑娘拖着手,便云里雾里地跟着邓清走进品茗楼里听戏去。
二人进了茶楼,找张桌子坐下,叫了两壶酒,几碟菜,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听曲。
但是《甘露寺》本就是文戏,听着听着,邓清就觉得没意思了,何况一句话咿咿呀呀半天都还没说完,心中不耐烦,拖着梁复起身要走。
但是梁复少年风流,琴棋书画无有不晓,他自身就很擅长唱曲,当然也就是个知音人了。
他听的这两少女唱得的确不错,于是便道:“刚才是清姑娘自己说要进来的啊,怎么现在又要走了呢?听曲还没听完就走,对艺人也不尊重。
反正曲都快唱完了,我想再听听好吗?”
邓清想想的确一开始是自己要拉梁复进来听曲的,不好执拗,没法子只好低着头不做声一直喝酒。
一曲唱完,在座听客齐声拍掌叫好。
梁复也摸出几文铜钱打赏了两位唱曲少女。
艺人向打赏听客一一谢过,刚要走时。
突然,茶楼东边桌子一听客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