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们爷仨快吃,面要凉了。” 李氏把食盒放在车行的八仙桌上,又给车夫们递了些糕点。
王老三接过筷子,看着车行里整齐排列的马车,听着巷子里传来的黄包车 “吱呀” 声,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心里头满是踏实。
王秋从黄包车上跳下来,拉着他的手说:“爹,俺下次还要跟你去海防!俺还想看看做肥皂的师傅,为啥能做出这么好用的东西!”
王老三摸了摸他的头,望着远处的夕阳——夕阳把云彩染成了橘红色,像极了海防码头的晚霞。
他想着下次去海防,不光要订马车、肥皂,还得看看有没有更新鲜的玩意儿,说不定还能给苏州的街坊们带来更多方便。
这顺达车行,往后的日子,怕是要比这灿烂的晚霞还红火呢。
……
陈武的船队继续向西航行。
海风裹着椰枣的甜香与波斯香料的辛辣,吹得船队首舰 “镇海号” 的帆布猎猎作响。
陈武扶着船舷,望着前方渐渐清晰的海岸线。
那是波斯湾的入口,远处水天相接处,隐约能看见土黄色的码头轮廓,再往内陆,一座座圆顶建筑的影子在阳光下泛着淡金。
这里,正是黑羊王朝最大的港口城市——巴士拉,也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的入海口。
“首领,波斯湾的水比印度洋浅多了,得让水手们小心暗礁!”
李青凑过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海图,这块海图,详细描绘着波斯湾的情况,这是临行前袁彬大人所颁发的。
这样的大小海图,还有很多。
陈武点头,眯眼看向了望塔:“让了望手多盯着点,听说巴士拉港外有片红树林,藏着不少浅滩,别把船搁了。”
船队缓缓驶向巴士拉,只见海水从碧蓝渐变成浅绿,远处的巴士拉码头越来越清晰。
码头上挤满了人,各色头巾在风中飘动。
阿拉伯商人,波斯工匠,土库曼官员……
还有一些光着脚、皮肤黝黑的印度水手,正围着几艘载满椰枣的独木舟讨价还价。
码头边的是迥异于其他地方的泥砖房,大多是两三层,底层开着铺子,伙计们站在门口,手里举着串成串的椰枣,或是叠得整齐的羊毛毯、波斯地毯,扯着嗓子叫卖。
“那就是巴士拉?看着比科钦热闹多了!” 一个老水手咂着嘴,他跑了半辈子船,还是头回见波斯湾的港口。
陈武笑着点头,刚要下令抛锚,就见一艘挂着黑羊王朝旗帜的快船划了过来 —— 旗帜是蓝色的,上面绣着一只黑色的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