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都带着绿色眼镜看的,意味不明。
项天煜说这以后他们也有一根刺了。
桑妤妤心想,可不是嘛,不然怎么情感拉扯几百章呢,她当初看简介的时候就听说了,男女主可纠缠了,波折比青蛙产卵还多。
这几天几乎都是在哐哐吃瓜。
但当他们婚席办完的第二天,村里又下起了大雪。
所有人又恢复了宅家的作息。
桑妤妤把宅家的计划安排的满满当当。
开始继续囤食物了,这回囤的是馒头和包子。
揉面也是个力气活,和扫雪一起变成了她宅家的运动。
当然,她还自己每天都练瑜伽,每日半个小时的打卡。
先做的是红薯馒头,在村里买的红薯,桑妤妤准备拿出四十斤和富强粉一起做馒头。
红薯去皮切片上锅蒸熟,十斤一锅十斤一锅,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再趁热压成泥,放凉。不烫手的时候桑妤妤加了适量的酵母粉。本来她以为这个年代还没有酵母粉,但她在沪市和京城的供销社都看见了,还卖的很好。
但价钱是有些贵的,要三毛钱一袋,桑妤妤一次性买了一百袋。够她做很多年的馒头包子了。
但总算是比去年做包子馒头能轻松很多。
除了加酵母,桑妤妤还加了一把熟的黑芝麻,搅拌均匀以后再分次少量的倒入面粉,边倒边搅,最后搅成大的面絮状后下手给它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放到温暖的灶台旁发酵35分钟。
看到这个面团体积明显变大,里面的蜂窝组织也非常丰富,桑妤妤就知道已经发酵好了,将它取出,移交到案板上,揉匀排气至原来的大小。
再给它擀成长方形的大薄片,厚度大概有0.5厘米就可以,之后给它切成小拇指粗细的宽条。
上锅松弛15分钟,然后烧火蒸10分钟左右,最后关火虚蒸片刻即可。
边捏馒头边做,一天大约能蒸个二十笼,花了三天的时间结束了红薯馒头的工作,收获了几大桶垫着棉布的馒头小山。
接着做的是白馒头,做了一天。
还有包子,包子的馅是她炒的狍子肉。
在年前炒狍子肉的时候,她就把没有骨头的单独拿出来炒,现在用来做包子馅正好。
不是她抠搜,实在是猪肉相对来说太少了,但辣椒炒肉和丝瓜炒肉,茄子炒肉,都需要猪肉才好吃。
包子做了十天,也收获了能吃半年的量。
大雪还没停,桑妤妤没有扫雪都要花上一个小时,扫完又下,整个村子都是白雪茫茫。
在不想做饭的日子里,桑妤妤的锅里都是在慢煮着白粥,白粥可配一切。